1282 制药者 (1 / 6)

快到中午的时候,前来参与研讨会的专家们都开始忙碌起来,不过这种忙碌并不是随处都可以看到他们匆忙的身影,正好相反,大多数人都将自己关在房间里,认真准备下午的论文――其实他们早在得到邀请,决定参与的时候,这篇论文就已经提前准备好了,在论文需要阐述的,正是他们近年在心理学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成就,而这些成就已经得到研讨会的认可,因此才会发出邀请。≥≥,论文要阐述的观点和解疑,对他们来说,不过是将自己熟悉得无法再熟悉的东西,重新做一篇报告而已。

不过,正因为这些成果无论从领域方向还是涉入角度,都充满了个性色彩,所以不被主流认可,没有在主流学术刊物上登载,也丝毫不出奇,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名气。与会者之间并不知道对方到底做了什么研究,取得了什么成果,乃至于根本就不认识,也没听说过对方,也完全在意料之中。没有人会为了这种事情感到羞愤,这次研讨会邀请的都是这样的人,加上一些暧昧的小道消息,已经足以让人看清这次研讨会的性质了。

有人不屑于参与这次研讨会,更甚者会感到不安,但是能够承受种种猜疑的压力,最终抵达这里的人,当然也有着自己的想法。

这是一次机会。占卜师是这么告诉我的。

没有经过正规教育,也没有前期于专业领域的步步攀升,仅仅是出于爱好就自学成才的人,没少在这个学术领域犯下错误,遭遇挫折,而最终在主流中站住脚跟的人很少。研讨会邀请的这些号称专家的人。基本上都是没能得到主流承认。也正因为如此,作为在学术界主流中具备很强影响力的这次研讨会特地邀请他们,其本身就可以视为一种认可。这种认可对这些专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,哪怕研讨会表达的,仅仅是己方的想法,也并不代表主流的观点。

认可、机会、钱财……与会者大致就是在这三者之中转悠。能够加入研讨会今后的课题。被相关研究组织选中,成为正儿八经的学者,踏上名誉的台阶,收获与身份相匹配的财富,能够全都实现的话,自然是最好,但就算没能被研讨会相关的机构看上,他们也坚信,只要自己的论文足够出彩。就能声名远扬,之后还有更多的机构供自己选择。

这样的想法,在我听起来,只觉得挺天真的。先不提他们的学识到底如何,他们之所以得不到重视,本来就是因为不善自我经营的结果吧。一个研究课题从选材、宣传和实施,都需要多方面的支持,如果不能以一己之力提供。那么,能说会道。至少,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,让他人相信自己会成功,才能收获他人的支持。反过来说,明明是心理学专家,却因为“自己的研究不是用来让人长袖善舞的”这样的理由。而没办法揣摩对方的心理,也无法利用对方的心理,从而也得不到他人的认可,不是很可笑的情况吗?

一般来说,无法将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在谈吐中应用出来。并昭显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这样的“专家”大概都只会被视为骗子吧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