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 / 3)

“倒是我生在局中了。”

辛弃疾叹气道:“我年轻时,也对朝廷对我的任用极为不满,为此心生怨气,自认怀才不遇。”

“当时,我只想着无论做什么,好歹也算是能为百姓和大宋效力,这才接下,这才无论担任什么官职,都尽心竭力的做好,为此一日不敢怠慢。”

“现在看来,朝廷最开始对我的任命,的确有他的考量,要恨,还是得恨那张安国!”

一提到张安国,辛弃疾就火不打一处!

要是义军和朝廷军里应外合来一波,先不说别的,他定然能获得更多的信任,虽说之后那些有私心的人肯定还会排斥他,但那时宋孝宗在位,有他的信任无论如何也会好过点,总不至于一辈子都憋屈。

江逸正色道:“先祖,您确实是怀才不遇。”

“无论朝廷出于怎样的考虑,您怀才不遇乃是后世公认的事情。”

“就算朝廷要考验您的忠心,也没有十几年都不予以重任的。”

“晚辈认为,宋孝宗之所以没有让您北伐的意思,关键在于,您和他,乃至于朝中其他主战派的理念不同。”

江逸徐徐道:“在北伐这件事上,您主张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再出击,绝不能草率出兵,急于求成,要做好长期的准备。”

“但朝中的主战派都认为,一定要尽快发动战争,最好马上就北伐,可以的话明天就出兵!”

“宋孝宗也是个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,他也恨不得能够马上就血洗靖康之耻,收服失地,因此在大量速战派的叨叨下,很容易就热血上头。”

“于是,在您二十四岁,还是江阴签判那一年,宋孝宗刚继位第二年就任用老将张浚北伐!”

“在北伐初期一切顺利,但很快宋军将帅不和,在撤退过程中遭遇金军追击,导致了符离大败,最终双方签订‘隆兴和议’。”

闻言,辛弃疾叹气道:“陛下胸有大志,可惜在此事上,着实太急了。”

“是的,孝宗当时为防止反对派干预,径自绕过三省与枢密院,直接给张浚和诸将下达了北伐诏令!”

从这就可以看出宋孝宗的魄力了,赵构前不久还对他说,北伐的事情等他死了再说,结果孝宗刚登基,皇位都还没捂热就去打赵构的脸了。

欸!

你反对是吧?

行,那朕就绕过你,连带三省和枢密院都瞒着,看你们怎么反对!

就这举措来看,也难怪宋孝宗能理解辛弃疾藏金牌的事情,这两的行事风格简直如出一辙。

要知道赵构当时虽然退位,但还是掌握了核心权力,孝宗虽然看不惯但也没办法,干脆来个先斩后奏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